关于北京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京教案 篇1教育目标:
1、感受天安门造型的庄严,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天安门的外形特征,合理的安排画面布局,
3、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感知天安门独具特色的建筑特点。
活动准备:
1、天安门图片、水彩笔。
2、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幼儿欣赏。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带领幼儿交流印象中的天安门。
2、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天安门的造型结构和色彩。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和交流。
(2)指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天安门的外部特征,教师按照幼儿的描述顺序画出天安门的外轮廓。
3、幼儿分组绘画《天安门》,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合理的安排画面布局,提醒幼儿注意创作时的先后顺序和对称物体的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天安门的样子。
4、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欣赏。
(1)幼儿互相点评作品,说出对方作品的优点。
(2)教师小结:天安门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北京,它不但高大雄伟而且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所以我们不但要热爱天安门,更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北京教案 篇2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阅读“阅读链接”的资料和搜集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为以后的课文学习作好学习迁移的准备。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大师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且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运用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策略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心中兴趣
(一)学生汇报搜集春节的资料。
师:(播放贺年曲)春节,一个万象复苏、草木更新的节日,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个隆重而传统的节日,关于春节同学搜集了哪些资料,跟同学分享。关于春节的来历。
1.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解决疑难。
3.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此处隐藏1172个字……p>一、预习解释词语。
二、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20xx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于是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比较阅读
“同学们手头拿到的是北京申奥时竞争对手多伦多的申奥陈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北京的申奥陈述更能打动评委,把宝贵的一票投给北京?”
(原文)加拿大代表发言:萨马兰奇主席,尊敬的国际奥委会成员,评估团的成员,我感到非常荣幸的'能够站在大家的面前,我是作为加拿大的代表站在这里。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感慨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代表着各种宗教、文化和世界上的种族,是一种和平的,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各国人民。但是我还想告诉大家,我跟加拿大代表团到这里来是要表达我们对体育的热爱,我们对于自己数百年的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自豪。
今天,加拿大希望写下我们历史的新的篇章。我们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资源和专业的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三级政府对这次申奥的支持,我们希望你们把这个职责交给我们,让我们举办20xx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样能够表明国际的友谊。这是我们第二次申奥。多伦多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点评】
【组织学生发言、评价】
四、布置作业
“现在,刚刚被点燃的奥运圣火已经在全世界接力,可还是有些国家和国际人士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和性质提出了质疑,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参考所给的材料,以中方代表的身份,写一份陈述报告,向国家和国际人士解释真相。”
要求:
1、言辞恳切,语言简洁,能打动听众;
2、字数100字左右;
3、发言时态度庄重,说话得体。
北京教案 篇6教学内容:
1、聆听民族管弦乐《童真》、《水牛儿》。
2、表演《打花巴掌》
3、为《打花巴掌》创编多种内容的的歌词。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童真》、《水牛儿》,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3、结合歌曲《打花巴掌》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和欣赏,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结合歌曲《打花巴掌》创编歌词。
教学难点:歌曲《打花巴掌》唱念结合,节奏的准确,读拍时的强弱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童真》、《水牛儿》,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听着音乐哼唱《水牛儿》。并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能随音乐表演《水牛儿》。
教学难点:表演与音乐的协调一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童真》
1、引入:雨过天晴,一群孩子呼唤着水牛“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师介绍老北京的儿歌〈水牛〉、《狼来了》
生随着老师学一学儿歌“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狼来了,虎来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3、欣赏《童真》
(1)初听:播放乐曲
(2)复听: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什么情绪?
:开始表现水牛,中间表现妈妈抱着婴儿一边唱着“狼来了……”的催眠曲小宝宝在妈妈的摇篮里做着梦。最后情绪高涨,好像孩子长大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优美——欢快——优美
二、欣赏《水牛儿》
1、介绍水牛:蜗牛,喜欢潮湿,寿命十年左右,有角,爬得很慢,经常形容人动作很慢。
2、初听:生随音乐轻声哼唱,自由地拍手。
3、复听:感受体验北京地方风格。
4、听唱法学习
5、指导学生表演
提示:表演时动作要与音乐协调一致,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水牛儿》,能独立和者和大家一起演唱。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教学难点:
1、读准、拍准《打花巴掌》的节奏:XXXXX|XXX|XXXX|XXX||
2手脚协调拍花样。歌词的记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水牛儿》
二、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1、引入:刚才我们唱了一首北京儿歌,下边在学习一首北京儿歌
2、初听范唱(两遍)
3、领读歌词:
先慢速,再回原速,注意节奏的准确,分段读。
XXXXX|XXX|
打花巴掌的一月一
XXXX|XXX||
我们从小爱学习
4、听唱法学习歌曲:
(1)录音或者范唱
(2)听唱
(3)重点指导不准之处
三、布置作业:
试着根据歌曲自己编歌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2、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创编出五、六、七、八、九的歌词。
教学难点:
1、手脚协调拍花样。2、编出合辙押韵的歌词。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水牛儿》
三、复习歌曲《打花巴掌》
1、播放录音
2、指导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情绪表演
四、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你最喜欢什么?一年有几个月?
2、引导学生编歌词
提示:结合生活、结合你了解的知识。
例如:打花巴掌的,五月五,
我们从小不怕苦。
能吃苦。
打花巴掌的,六月六
一粒粮食不能丢
打花巴掌的,七月七
我们长大开飞机
打花巴掌的,八月八
我们争得大红花
我们喜欢吹喇叭
打花巴掌的,九月九。
我到河边走一走
五、布置作业
1、必做:和妈妈一起做打花巴掌的游戏。
2、兴趣:让家长帮助编出更好的歌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