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美术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今天我值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如何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
2.在画的过程中,如何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教学拓展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夏天的水果,丰富有关水果形状和颜色的经验。
2、用团圆、压扁、搓长等技能捏出几种夏天的水果,感受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认识几种夏天的水果(西瓜、葡萄、桃子等),有过泥塑的经验。
2、实物水果,水果图片若干,各色橡皮泥 。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水果。
(1) 教师:果园丰收了,果农给我们送来了许多水果,你们看看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 分别出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欣赏水果的形状和色彩。
教师: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2、观察图片,讨论水果的制作方法。
(1) 出示西瓜,讨论西瓜的制作方法。
教师:怎么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大西瓜?选择什么颜色的橡皮泥?做成什么形状?怎么做?西瓜上的花纹怎么做?
(2) 出示葡萄,讨论葡萄的制作方法。
教师:怎么做成一串葡萄?葡萄的枝怎么做?怎么样做才像一串葡萄?
(3) 出示桃子图片,讨论桃子的制作方法。
教师:桃子怎么做?先做什么?在哪里压出小坑?用什么做把子?怎么捏出尖尖的部分?
3、展示与评价。
教师:你做的是什么?怎么做的?你最喜欢哪一种水果?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
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
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
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
(课件图片展示)
(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
(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
老师小结补充:课件。
跪射俑造型的特征: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 ……此处隐藏4067个字……造性表现。
2
家乡的桥
(2课时)
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3
新老厨房
(1课时)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迁,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4
设计小板报
(2课时)
1.了解板报的基本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报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简单的板报版面设计,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
教学难点: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表现。
5
我的喜怒哀乐
(1课时)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2.欣赏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以及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3.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重点: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难点: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6
幽默大师
(2课时)
1.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
2.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或同学的面部特征,或某一个主题画一些有趣的漫画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以幽默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
重点: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难点: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7
灯彩辉映
(2课时)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8
杂技表演
(2课时)
1.能用黏土或橡皮泥塑出一个表演杂技的人。
2.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练习与创作,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认识和泥塑语言的应用能力。
3.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并塑造出杂技演员的形象,使学生感受杂技艺术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了解杂技艺术,启发学生记忆, 并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势,塑出杂技人物的动态和组合造型。
难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姿势来塑造形象。
9
巨大的恐龙
(2课时)
1.了解恐龙生活的环境、种类以及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塑制恐龙的造型,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想象来表现恐龙的故事。
3.培养关注、热爱、保护自然的情感。
重点:抓住各种恐龙的各种特征独立捏制完成恐龙造型。
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0
照猫画虎
(1课时)
1.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了解猫科动物的基本特征。
2.学习“照猫画虎”的方法,运用各种方式表现虎和其他猫科动物,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
3.认识到动物无论是凶猛还是可爱,都是大自然的一员,树立起从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重点:如何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大胆表现。
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11
跳舞的点与线
(2课时)
1.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
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3.采取游戏方式,启发学生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
4.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6.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提高动手能力。
7.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8.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
12
我爱大熊猫
(2课时)
1.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大熊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力。
2.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3.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重点:进一步培养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难点:动态大熊猫的笔墨造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