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2、鼓励同学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难点
1、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困难的。
3、作者蕴藏在草原景色中的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问答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情况:
⑴请学生给生字词注音:
前瞻簇立迥然穹庐长鬃摩挲
⑵正音、正字:
前瞻(zhān)簇(cù)立迥(jiǒng)然穹(qióng)庐
长鬃(zōng)摩挲(suō)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腾格尔《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天堂》)
提问:
①你从歌曲中听到草原上哪些独特的事物?
②从这首蒙古长调中,你感受到歌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腾格尔,来自大草原,自幼就生活在这歌与草的海洋里。他的歌声飘逸、宽广、豪爽、粗犷,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诚恳。一听到他的歌,人们就会想起蓝天、白云、草原、雄鹰。这就是腾格尔,一个唱出蒙古人性格的艺术家。
蒙古长调,是唱给天空的,蓝天有多高,他们的调子就有多高;蒙古长调,是唱给大地的,土地有多辽阔,他们的尾音就有多悠长。啊!蒙古长调太长、太自由,没有什么容纳的下它,只能交给天空和草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原野放歌”之《静默草原》》作者:鲍尔吉.原野。
(板书课题及作者)(播放视频:草原赤子)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后裔。1958年出生,辽宁省公安厅专业作家。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鲍尔吉·原野的作品豪放、幽默、雅洁、细腻。他毫无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鲍尔吉·原野是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多次获得国内大奖,并连续三年被内地和海外评为“90年代中国十大散文家”。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思考:
①总览全文,作者眼里的草原有哪些特点?
②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从文中找出人在草原上的感受的语句。
③作者对草原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①特点:辽远而苍茫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看不到与看不尽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
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②感受: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因而困惑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板书结构提纲。要求学生填空,未完成的空留给下面解决)
三、探究揣摩
1、老师播放电视散文,要求学生注意表达独特、深邃的句子或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点拨:什么是独特: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独特?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独特?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是独特?独特表现在①比较,和别人不同的个性;②新辟的,别人没有的首创。)
2、分析1-6段
作者在说明草原特点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这一修辞手法具体表现在哪里?
明确:草原的景观(一样的风景)与他处的风景(处处是景,景随步移)相比
蒙古牧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眯着,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与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大睁,因而困惑)
分析:都市人因为习惯了处处是景,景随步移,所以当他们站在草原上看到一样的风景时,打破了他们的日常观赏习惯,于是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久,后来到了另一个地方,总是会产生许多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都市人看草原风景也要改变方式,否则就会陷入困惑。
蒙古人“眯着眼睛,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你在什么情况下眯着眼睛?这不是外在刺激的反应,而是内心激发的情感。享受草原,陶醉其中。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原的感情是——喜爱,欣赏。
3、分析7—10段
①文中说,“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不矛盾)以文中的句子解释。
明确:“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分析:“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
②第10段为什么写大海?
对比。写出对草原的热爱。表达婉转含蓄,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分析:如果作者一直生活在草原,没有见过大海,我们会说他对草原的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因为缺少参照物。可是作者呢?有过海上观景的体验,无论怎么比,大海都不如草原,我(作者)终是更喜欢草原的。这就是一个蒙古人对草原的赤子之心。
4、分析11—12段
①学生齐读。
②怎样理解“自由”与“不自由”?
(层次,强调后者。)(“拐杖”、“人文背景”具体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
首先要注意两个词“首先”“第二个”,也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这两种感觉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依此而来。当我们站在 ……此处隐藏1338个字……。
(四)你们唱的真好听,老师还想再听一遍
(五)如果你们也骑上小马奔驰在草原上,心情会怎样?现在让我们也来试试。(处理歌曲情绪)
(六)下面一起跟琴来唱(纠正错误解决难点)直到唱好
(七)这么好听的歌,我看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跳起来了,让我们边跳边唱(跟伴奏)
草原教案 篇4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学生自由讨论)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草原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静默草原教案设计。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及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自己的家乡,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所具有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体会一位蒙古作家对草原的情感是怎样的。(板书:静默草原)
二、 作者介绍: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教案《静默草原教案设计》。他和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草原三剑客”。
三、分析课文。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认识,走进原野的《静默草原》
1、教师范读
范读过程中,学生找出文章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 2、自读课文,分析草原特点及文章所表达的对草原的感受。
文中描写草原特点以及人们对草原感受的句子有哪些?(学生回答)
特点:辽远而苍茫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看不到与看不尽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感受: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因而困惑。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草原特点以及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了草原的“静”,领略了作者笔下独特的草原风景,感受了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和深沉的爱,以及草原给予作者的对人生的感悟。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运笔自如,其对生活的感受信手拈来,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终贯穿“静默”,这一题旨。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表达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